在烟波雾霭的西湖,流传着西湖绸伞古老的制作工艺。
“竹语”伞在这项古朴的民间工艺上加入现代化改良
获得了2013年德国红点设计奖和素有“设计界的奥斯卡”之称的IF设计奖。
| 优质选材 |

一棵竹子需要经历2190天风雨
才能从笋芽长成坚韧翠竹
竹材选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吉所产的淡竹
严格精心“6年长成“的优质成年竹
竹子天然的支撑力和柔韧性,是制作扇骨、伞撑、伞柄的最佳材料
呈现了竹语实用而唯美的独特气质。
| 传统工艺 |

延续了西湖绸伞的制作工艺
每把竹语伞要经过20位以上师傅的手
18道工序和6道传统手工艺精心制作而成。
这款竹语伞的制作工艺传承地道古法劈清、蒸煮、晾晒、拉丝工艺
“撑开一把伞,收拢一支竹”
选竹、劈伞骨,伞骨粗细得一样
否则伞收拢时就不是圆的
| 创新工艺 |
伞骨采用精巧的的12道伞骨的力学结构
经过严格的5级大风抗风测试,轻盈的同时又坚韧无比。
竹子还经过现代高科技的防腐剂没泡,烘干
并经过打磨和环保油漆表面处理工艺
在防腐防潮的同时也让伞在使用的过程中历久弥新